免费咨询热线
自从欧盟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后,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变得越发不可收拾,有消息称欧盟决定对华PET征收6.6%-24.2%反倾销税。而在面对反倾销税时,转口贸易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反制手段。
4月7日消息,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4月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3月27日对原产于中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作出反倾销终裁。根据裁决,涉案产品将被征收6.6%至24.2%的反倾销税。
此次征税涉及的产品为粘度大于等于78毫升/克的PET。具体税率及编码可在附表中查看。
本案的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全年,损害调查期则从2019年开始,持续至2022年。欧盟CN编码为3907 61 00,TARIC编码为3907 61 00 10。裁决自公告发布次日起正式生效。
此次反倾销调查始于2023年3月30日,而初裁结果则发布于2023年11月28日。对于中国PET出口企业而言,这一裁决将对业务产生重要影响。
反倾销税是一种国际贸易政策工具,主要用于抵制外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从而保护国内产业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
当一国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出口到另一国,并对该国的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存在损害威胁时,被认为构成了倾销。在这种情况下,受害国可以征收反倾销税,这是一种额外的关税,通常施加在倾销产品上。反倾销税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倾销产品的成本,使其不能以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从而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
针对部分国家或者地区对华征收反倾销税,企业出海面临诸多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
1. 寻找合适的转口地:企业从产品角度出发重新选择更合适的贸易转口地点,即那些与原产地和目的地均存在贸易协定或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通过转口贸易避免反倾销税,有效降低进出口成本。例如,中国企业可以将受反倾销税影响的产品先转口至东盟国家,再由东盟国家出口至其他国家,从而规避直接面对反倾销税的情况。
2. 优化供应链,运用加工贸易:企业可采用加工贸易的方式进行转口,即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口至转口国,进行加工或组装后再出口至目的国。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避免直接受到反倾销税的影响,还能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利润空间。
3. 调整产品定位,增加产品附加值: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在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增加附加值,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这样可以使产品不再被视为低价竞争的对象,从而减少被征收反倾销税的风险。
4.多元化市场:企业可以通过转口贸易将产品出口到多个国家或地区,分散市场风险。在面对反倾销税时,如果某个目的地国家对产品征收了反倾销税,企业仍然可以将产品出口到其他目的地国家,降低对反倾销税的依赖。
企业可以通过以上策略来规避反倾销税的影响,降低贸易成本。然而反倾销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产品定位、市场需求、贸易政策等。中国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并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