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9月17日上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正式发表了本届任期内的第四份《施政报告》。与往年相比,今年报告提前一个月亮相。本次报告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主题,延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核心施政理念。报告封面依然选用象征生机与延续的绿色,寓意香港持续向前、迈向繁荣。
李家超表示,会把握世界投资者重新配置资产机遇,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持续强化股票市场,构建国际领先的债券市场及蓬勃的货币市场,促进保险业与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发展;并加速发展新增长点,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推动金融科技和绿色可持续金融发展。
报告开篇首先回顾了过去三年特区政府的施政成果,多项数据反映出香港社会与经济的积极变化:
• 公屋上楼周期平均等待时间由6.1年缩短至5.1年;
• 家庭月入中位数三年间增长约11%,增加3000港元;
• 香港经济实现由负转正,预计2025年增长2%至3%;
•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升至第三,竞争力排名同样跻身世界前三;
• 人才竞争力跃居全球第四,安全城市排名进入前十,位列第七。
•动态监察香港人力变化,不时因应人才需求检视人才清单。
•继续免除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及本科生参与兼职工作的限制。
•延长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的试行安排,容许2026/27 和2027/28 学年入读合资格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的非本地学生,于毕业后留港一年寻找相关工作。
招揽人才
•人才办将加强推广及招揽人才工作,包括明年举办「全球人才高峰会周」; 加强外访及海外宣传,强化与内地城市合作,合力招揽海外人才;以及举办更多在线招聘会、直接职业配对及共融活动。
特区政府将整合投资推广署、贸易发展局及驻内地办事处资源,组建「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协助内地企业以香港为跳板,拓展国际市场。
李家超表示,将会持续强化股票市场。具体而言,会透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为巩固香港国际债券中心地位,李家超提出要加强金融基建,包括金管局旗下的迅清结算(CMUOmniClear)将与港交所合作,研究让投资者在单一平台集中管理及相互抵押股票和债券等不同资产,促成不同「互联互通」